這些可能都是你不知道的食品安全真相
分類:
行業資訊
2017/09/01 15:48
【摘要】:
謠言1:牛奶中的IGF-1和酪蛋白會導致癌癥
真相:人體本身也含有IGF-1,一袋220毫升的牛奶中所含的IGF-1只有約539納克,一個成年人每天自己產生的IGF-1約1000萬納克,是一袋牛奶含量的約18552.88倍。而且,目前沒有任何科學依據表明IGF-1致癌。在關于酪蛋白的“大鼠實驗”中,導致大鼠致癌的因素是黃曲霉毒并非酪蛋白,且實驗結果不適用于人。
謠言2:亞鐵氰化鉀是閃電殺手,卻被添加在食鹽里,這種行為是歐美推行的滅種計劃
真相:不是所有帶“氰”字的都可怕,亞鐵氰化鉀的毒性其實跟食鹽本身差不多,屬于低毒物質。要想中毒,除非在400 高溫下加熱食鹽,并且一次吃10kg以上。
謠言3:街邊廉價的烤鴨用的是死鴨、病鴨或者激素催生鴨
真相:其實價格便宜是 因為品種改良后成本降低了,是優化育種和優良飼料的功勞。如果打激素不合法的,同時也并不劃算。
謠言4:西瓜子的生產靠人工吐籽
真相:有專門的籽瓜品種和專門的取籽機,人工吐籽是跟不上食品工業化進程的。
謠言5:喝酸奶能長壽是諾貝爾獎得主梅契尼科夫為了撈錢而捏造的百年謊言
真相:酸奶不僅能提供優質蛋白,還是有益菌的重要來源。
謠言6:喝咖啡對身體不好,會導致癌癥
真相:在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的名單中,咖啡被從2B類致癌挪到了3類致癌,就說明了科學家們并沒有找到咖啡致癌的證據
謠言7:面包不僅有違法添加,還用人造奶油,是“五毒俱全”的食物
真相:首先,食品添加劑不是毒藥,是經過反復試驗的。如果是違法添加,不只是面包,所有食品都不允許這么做,被發現后一定是違法必究,而且舉報有獎。其次,人造奶油不等于反式脂肪酸,天然奶油也不一定是零反式脂肪酸,我們真正應該關心的是配料表上反式脂肪酸的含量。
謠言8:筷子和案板用久了會滋生各種霉菌,輕者可能導致腹瀉、嘔吐,重者得癌
真相:不是所有霉菌都致病,“黃曲霉”更喜歡大米、小麥、玉米、花生,所以生榨油等食物更容易發現黃曲霉毒素的身影。而案板和筷子只要正常清洗使用,就無須過于擔心。
謠言9:黃瓜賣相好是因為加了避孕藥
真相:黃瓜使用的植物生長調節劑(PGR),是可以合法使用的農藥,跟避孕藥風馬牛不相及。用PGR蘸花之后,可以?;?、保果、降低畸果發生率、提高產量、改善品質。
謠言10:吃菠菜和用鐵鍋炒菜都可以幫助補鐵
真相:植物性食物在補鐵方面都是欠缺的,菠菜也不例外,含量低,吸收差。至于鐵鍋,含量是夠了,可它是無機鐵,基本不會被人體吸收。
謠言11:肉中殘留的獸用抗生素,可能導致兒童肥胖
真相:單個實驗研究可以建立關聯,但很難確定因果。導致兒童肥胖的因素有很多,謠言所依據的研究缺乏對營養素攝入量等其他因素的考量。其實,獸用抗生素的殘留合格率高達99.8%,不必過于擔憂,反而是人藥的抗生素濫用問題需要提起注意。
上一篇:
中國人為什么喜歡雞